裝配輸送機主要由機架、輸送帶、托輥、滾筒、張緊裝置、傳動裝置等組成,并通過摩擦驅動的并連續轉動的方式實現對物料等的運輸。井下裝配輸送機以遠距離、運量大等優勢,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我國的煤礦行業。而針對如何保障井下裝配輸送機的安裝質量,以此提高裝配輸送機的使用的質量,成為煤炭開采企業共同關心的話題。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依托,對井下輸送機安裝質量進行總結,以此為井下輸送安裝提供可借鑒的經驗。隨著我國對能源需求的增加,對煤炭的開采也越來越多。根據我國能源辦公室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煤炭發電占到我國電力供應的60%,足以說明我國對煤炭的依賴。而井下裝配輸送機作為煤炭企業產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煤炭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產中,加強對裝配輸送機安裝的質量控制,對提高煤炭企業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
放線測量部分質量控制要點 放線測量作為對整個井下裝置的設計,其測量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而在放線測量中,應首先確保皮帶機的整體的直線度。同時使得裝配輸送機的縱向中心線與基礎實際軸線距離的允許偏差在±20mm的范圍之內。
機頭安裝部分質量控制要點 第一,主運輸的大巷、采區上下上下固定裝配輸送機必須采用混凝土作為其基礎,采掘的工作面則采用打地錨拉緊的方式對其進行固定。同時機頭的驅動裝置作為整個裝置固定的核心,必須保持固定,不得出現晃動。因此,在這其中必須對混凝土的標準進行嚴格的把控,其基礎的設計必須滿足相關要求方可進行安裝。同時為保證安裝質量,在通過地錨進行工作面固定的時候,其數量不得少于六根,且標準為Φ20×2200mm或者是直徑不得小于30mm的專用地錨,并根據地形,采取垂直或者是傾斜的方式打入地板,并用40T的鏈條將錨桿和機架進行固定,以此去報機頭驅動裝置穩定。而通常在實際的過程中,我們對地錨拉緊的方向往往采用上運的機頭方向為4個,機尾則為2個;下運的輸送機則剛好相反。
機尾部分安裝質量控制 針對機尾部分其地錨和基礎的固定的質量要求與機頭部分相同。如針對固定裝配輸送機的固定,其混凝土的標準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施工的要求,經過相關科室的檢測驗收,方可進行安裝,同時對于掘進工作面的裝配輸送機則必須打地錨,以此使得其更加固定。對于在機尾部分安裝時的壓柱,為保證整個裝置的質量,其直徑必須大于180毫米,垂直支設在機尾的緩沖架與巷道頂板上面,并通過細鋼絲使得兩者牢牢固定。而為使得機尾部分固定,必須采用不少于2根,并且其長度大于1.2m的專用的高強錨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