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向滾筒也被稱之為導向滾筒,它是輸送機設備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是改變輸送帶的運行方向或是壓緊輸送帶使其增大與滾筒之間的包角。改向滾筒的應用范圍非常之廣,遍及各個工業領域,如港口碼頭、礦山、冶金、水泥建材、煤礦井下、化工生產等,它是各類皮帶輸送機的驅動和改向裝置。改向滾筒具有以下特點:結構緊湊、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方便等,并且能夠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正常工作,如煤礦井下潮濕的環境等等。改向滾筒一般都位于輸送機皮帶運動的下方,如果皮帶運輸的方向為左,則改向滾筒在皮帶輸送機的右側。
改向滾筒的結構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由主軸、軸承座、輻板和鋼筒等幾個部分構成,并在筒體表面覆蓋橡膠以達到增大摩擦系數大的目的。同時,軸承座內部裝有調心滾子軸承,不但進一步確保了支撐的穩定性,而且有保證了滾筒轉動的靈活性。通常情況下,輸送機的輸送方式主要以水平或是帶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運輸為主。然而,由于某些生產環境以及生產方式的影響,使得輸送機在正常運輸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角度的改變,改向滾筒的主要作用就是負責改變輸送機的角度。在輸送機中,改向滾筒能夠對輸送帶進行180°、90°及小于45°的改向運輸,在改變輸送帶角度的過程中,改向滾筒的設置位置非常重要,必須經過合理的計算才能確定。
在日常生產中,皮帶輸送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肩負著物料運輸的任務,一旦輸送機發生故障,會對正常生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皮帶輸送機的改向滾筒生產中經常會出現故障問題,一旦改向滾筒發生問題,很可能會導致輸送帶損壞,這不但會使正常生產作業中斷,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故障原因分析
輸送機在生產過程中,滾筒在運轉時受載量不恒定的影響,使得滾筒所承受的載荷會伴隨著輸送量的變化而變化,導致滾筒出現了隨時間而交替變化的應力。如果滾筒長期處于交變應力
作用下運行,那么就存在突然斷裂的風險,通常情況下是在沒有明顯塑性變形的時發生脆性斷裂,這就是所謂的疲勞破壞。滾筒焊口部位屬于應力的集中部位,加之筒皮焊口存在焊接缺陷,受應力交替變化多次后,便會產生細微裂紋,進而形成疲勞源。隨著應力循環次數的增多,細微裂紋也會隨之擴展,尤其在裂紋兩端材料相互研磨、時分時合的狀況下,形成斷面光滑區域。在裂紋不斷擴展的作用下,減少了焊口處的面積,致使原本就存在焊接缺陷的焊口易出現突然斷裂的嚴重問題。
2、解決措施
改向滾筒在正常運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交變應力的作用,使其被反復拉伸壓縮,由此會產生出塑性變形,而滾筒的焊口在冷作硬化與應力過度集中的雙重作用下,便會出現斷裂。想要從根本上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就必須防止滾筒的焊縫開裂,因此,可從焊接方面采取措施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