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皮帶輸送機受作業環境條件差、輸送負荷大等因素的影響,在運行過程中時常會出現一些故障,主要包括皮帶跑偏、滾筒斷裂和撒料現象等,其中滾筒斷裂故障是皮帶輸送機運行中最為常見的故障隱患。若操作人員不及時采取必要地處理措施,不僅會給港口碼頭的日常運作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滾筒的斷裂很可能造成撕扯皮帶的惡性事故,導致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如何有效解決滾筒斷裂故障就港口操作人員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1、滾筒的結構
許多港口改向滾筒設計的圖紙均采用鑄焊結構,即接盤為ZG25~35整體鑄鋼,筒皮用Q345鋼板卷制,軸為40Cr。
2、滾筒的受力分析
傳動滾筒受力為:皮帶機的張力產生的壓力f0,摩擦力Ff以及主動力矩Mp。改向滾筒受力為:皮帶張緊力f0,摩擦力Ff。兩種滾筒相比,傳動滾筒比改向滾筒多一個主動力矩。但改向滾筒由于張緊形式不同,承受的皮帶張力有時會更大。實踐證明,改向滾筒的斷裂幾率比傳動滾筒還要高。
3、提高滾筒的剛度和強度的措施
滾筒在交變應力的作用下,反復拉伸壓縮,由于不斷地塑性變形,焊口在冷作硬化和應力集中的狀態下最終導致斷裂。為了防止焊口處的塑性變形,要提高整個滾筒的剛度和強度。
提高滾筒的強度,根據正應力強度條件可知,梁的截面抗彎能力取決于抗彎截面模量,而梁在任一指定截面處的位移則與全梁的變形大小有關。因此為了提高梁的剛度,必須使全梁的變形減小,因而應增大全梁或較大部分梁的截面慣性矩才能達到目的。
通過對焊接加強筋的滾筒進行有限元分析,滾筒變形明顯減小,焊縫處應力集中明顯減小,基本上達到優化筒內壁厚度的目的,使滾筒變得更加輕巧,又不影響滾筒的實際強度。目前,重型滾筒采用了這種加強措施。如果單純加厚筒皮,不僅加大了材料的浪費,也提高了造價和滾筒本身的重量。筆者認為,滾筒損壞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綜合考慮。首先,滾筒要有足夠的剛性,以抵抗交變應力產生的疲勞損害,還要在提高剛性加固滾筒的同時,改變一下滾筒的結構。
4、改進支撐點
皮帶張緊力作用在滾筒上,可簡化成均布載荷的梁,由正應力強度條件可知,要提高梁的強度,應該減少梁的最大彎矩。當載荷一定時,梁的最大彎矩值的大小,與梁跨度的長短有關故減小支點的距離,可以有效降低最大彎矩值。
5、滾筒的加工工藝
由于滾筒變形與皮帶受力不均有關,焊縫出現應力集中,顯然在滾筒材料強度要求范圍內。但如果焊縫不過關,存在著很大的殘余焊接應力,將可能使焊縫產生壓裂現象。所以,滾筒制造要符合較為嚴格的加工技術條件,并要求嚴格的焊縫質量,注意焊接工藝和去應力步驟,同時還要兼顧滾筒的造價和加工周期。只有在全面綜合考慮的情況下,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