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實踐研究結果表明:一旦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啟動加速度超過系統承受限制,輸送機傳送膠帶就會產生一定的應力作用力,由此可能對傳輸膠帶的使用壽命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與此同時,膠帶傳輸機自身所具備的彈性變形作用力會在運行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振動波,由此可能導致傳輸膠帶在薄弱位置出現斷裂質量問題。電氣設計的關鍵在于對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初始啟動狀態下的加速度進行合理限制(現行標準應當以0.1m/s2~0.3m/s2加速度為限)。在小型皮帶輸送機運動系統靜阻力矩參數與飛輪力矩參數恒定狀態下,整個運行系統的加速度與起動力矩參數呈正比例關系。由此可以對起動力矩極限值參數予以判定: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起動力矩參數極限值應≤加速度允許極限值·傳動系統總數比參數·飛輪力矩參數/4·重力加速度·驅動滾筒半徑參數+小型皮帶輸送機重載狀態下靜阻力矩參數。在正常情況下,只要輸送機電動機起動力矩參數滿足上述計算條件,電氣設計作用下輸送機加速度就能夠維持在可承受限制內。
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電氣設計中飛輪力矩的計算:在電氣設計過程當中,參與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運動的各關鍵部件都應當集中在電動機軸中進行飛輪力矩參數計算作業。具體而言,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上下托輥飛輪力矩參數計算分析。對于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而言,上下托輥所占部件比例最多且地位最為關鍵。在對該部件飛輪力矩參數進行分析的過程當中,應當對其做必要的假設分析,假設在上下托輥外表皮中的質量始終做與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運行速度基本一致的直線方向運動。二是直線運動狀態下膠帶及物料飛輪力矩參數計算分析。通過對電動機裝置旋轉狀態下慣性矩參數的分析計算與之相對應的角速度,進而對飛輪力矩參數予以計算,從而為電氣設計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
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電氣設計中拖動系統制動:在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的電氣設計過程當中,現場作業人員需要采取自然阻力或是電氣制動方式對其進行減速處理,在確保速度低于一定限值之后再轉入制動閘操作環節。為確保電氣設計的穩定性,輸送機自然減速時間的確定是關鍵所在。一般情況下應按照如下方式進行測定:自然減速時間=運動系統飛輪力矩參數2/375·電動機額定轉速/電動機軸靜阻力矩參數。對自然減速時間測定值進行分析:在依照該式所計算自然減速時間大于15s的情況下,應進行能耗制動,將其控制在15s限值范圍內,從而確保長距離小型皮帶輸送機后續運行作業的穩定性與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