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輸送機廣泛運用于餅干生產線的各個模塊,使餅干各單機間平滑穩定地連接起來,一般均使用帆布帶、膠帶或網帶。皮帶輸送機的正常運轉必須使輸送帶具有一定的張緊力,提供張緊力的設備就是張緊裝置。所謂“張緊”,是指吸收輸送帶伸長和為輸送帶提供張緊力兩種含義。
1、張緊裝置的基本作用
(1)保證輸送帶在傳動滾筒分離點上具有足夠的張力,以滿足傳動輥的摩擦傳動要求;
(2)保證輸送帶最小張力點的張力,以滿足輸送帶的垂度限制條件;
(3)滿足輸送帶受拉引起的彈性伸長的張緊行程;
(4)補償輸送帶的永久伸長變形;
(5)為輸送帶接頭提供必要的行程。
2、選擇張緊機構應考慮的因素
為提高輸送帶的使用壽命,輸送帶張緊機構在保證輸送機正常運轉所需的張緊力外,還要保證輸送帶的垂度條件,不同工作狀況下的張緊力。所以在輸送機的設計中,合理選擇張緊機構的形式及位置是保證輸送機正常運轉、啟動和制動時輸送帶在輥筒上不打滑的必要條件。一般情況下,布置張緊機構必須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1)張緊裝置要盡量布置在輸送帶的張力最小處;
(2)需要考慮張緊裝置張緊力的作用區域,必要時可設計兩個張緊機構;
(3)張緊機構盡量靠近主動輥筒處;
(4)采用任何形式的張緊機構都必須布置成張緊輥筒繞入和繞出輸送帶分支與輥筒位移平行,而且施加的張緊力要通過輥筒的中心。
3、輸送帶的跑偏
輸送帶在張緊過程中,會因左右兩邊張緊量不同而造成輸送帶跑偏,先對輸送帶跑偏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受力點選擇為輸送帶剛剛接觸托輥(即托輥對輸送帶剛開始起作用)時的極限點,這樣方便對受力的分析。此時輸送帶為主動件,輥筒為被動件,輥筒與輸送帶的摩擦力F與輸送帶的運行方向相反。
輸送帶跑偏原理圖
如圖所示F可分解為F1和F2。F1是阻止輸送帶做正向運動;F2作側向運動,但與輸送帶跑偏方向相反,所以起糾偏作用;α為輸送帶中心線與輥筒中心線垂線的夾角。
對因張緊問題而導致輸送帶跑偏的解決辦法:將輥筒A端向輸送帶運行反方向(或將輥筒B端向輸送帶運行方向)調整一定的距離,增大輸送帶中心與輥筒中心垂線的夾角α,增大摩擦力F在輥筒中心線方向上的分力F2,阻止輸送帶繼續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