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通食品輸送機不同,管狀食品輸送機的優勢在于能夠在三維方向轉彎,這種優勢讓輸送機的工藝布置變得十分簡便。常見的布置形式有:L型、倒L型、S型、Z型、C型、斜型、水平型等形式,而且根據它們不同的特點,在煤礦、建材、冶金、碼頭行業中的運用情況也不相同,對于輸送距離較長的,適合采用水平型;在機頭、機尾的過渡段無法轉彎的,且料加在過渡段上,爬坡坡度小于300的,則適用于斜型;Z型組合的中間為垂直段,卸料段與加料段可以隨意加長或轉彎;S型在冶金行業運用較少,此組合在垂直方向分布運用較少,而水平方向分布就比較具有實用性;L型組合沒有水平卸料段,用直線頭部裝上機頭滾筒卸料來代替斗式提升機;最后的倒L型與L型完全相反,輸送帶在加料時不能夠打開,因此通常是插入加料嘴給其加料。
為了解決傳統托輥布置在托輥架一側造成的以上技術困難,優化后的托輥布置在托輥架兩側,每側間隔布置三個托輥,同時加長托輥長度,從縱向投影看,托輥之間沒有間隙,由于托輥布置在托輥架兩側,托輥之間也不會發生碰撞現象。解決了傳統布置方式易發生膠帶撕邊及加工、安裝調試困難問題。
以上的六種組合形式,可以大大豐富管狀食品輸送機的應用,節約轉載設備,但前提是必須合理的運用,此外,這六種形式的選擇和組合分布從工藝設計來講,都是需要研究實際工況后決定采用那種形式,因為受到膠帶、機架等設備在制造生產中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工藝設計時要遵循客觀規律,例如:管狀式輸送機的運輸線路要盡可能的簡單,減少圓弧段的設置,而圓弧的半徑應該盡量的增大,這樣才能減少整個運輸過程中的阻力,從而延長膠帶機的使用期限。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將管狀食品輸送機布置成三維空間形式。
輸送帶是指可以圍成管狀的專用輸送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尼龍帆布膠帶,另一種是鋼繩芯膠帶,都屬于抗拉體輸送帶,一般情況下,當需要輸送物料的距離小于1km時,適合選用尼龍帆布膠帶,相反當距離大于1km時,則宜選用鋼繩芯膠帶。但1km的分界距離不是固定的,還要考慮管狀食品輸送機的運量、高差等因素,經計算后確定選擇哪種形式的膠帶。
管狀式輸送機可以繞過河流、公路、建筑物等障礙物,實現在空間里任意方向的曲線布置,能實現復雜且長距離的物料輸送,當輸送的過程中有較多的彎曲段時,應使彎曲段的數量和方向與輸送機兩側保持對稱;而對于過渡段而言,它的長度主要取決于輸送帶的長度,如果過渡段較短,那么在輸送帶邊緣將會產生很大的吸附能力,致使其被過早的破壞,嚴重時可以導致輸送帶的邊緣被撕裂,相反,如果過渡段的長度過長,又會把整個輸送線路的密封長度給縮短,因此,過渡段的長度應該合理根據輸送帶的伸長率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