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輸送機的有著多種卸料方式,可以進行采取頭部漏斗卸料是最常見的卸料方式。輸送物料是由頭部漏斗并經過溜槽、導料靴等的轉向和緩沖,最后卸到后續設備或輸送機上。溜槽擔負著輸送、密封、調節工藝流程以及使輸送物料在輸送機上合理分布,避免偏載等重要作用。如果溜槽設計不合理,就會引起輸送物料堵塞、粉塵多、噪音大、溜槽壽命短,甚至可能使有些機械設備運轉不正常等嚴重后果。我們設計人員在設計塞內加爾項目頭部漏斗、溜槽時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計算,尤其采用了帶弧形調節擋板這一新型結構的頭部漏斗,在導料槽上部設置了導料靴,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減少物料沖擊對膠帶的損傷。
皮帶輸送機頭部漏斗的設計:帶調節擋板的頭部漏斗,可以通過改變調節擋板的角度或更換其懸掛位置調整落料中心,調節擋板對沖擊還可以起到一定緩沖作用,進而延長頭部漏斗的使用壽命。有幾個懸掛位置,并可用操縱桿手動調節其角度。帶料試車時,根據帶速以及料流是否對中和順暢等情況,調節其角度或更換位置,并最終予以固定。
基于以上特點,我們設計人員設計時采用了帶調節擋板的頭部漏斗。但傳統結構頭部漏斗的調節擋板采用平面形狀,如果輸送物料粒度大并且帶速高,物料對調節擋板的沖擊力會非常大,如果擋板離頭部滾筒過近,反彈的物料有可能打到滾筒,此時對漏斗和滾筒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為了減小物料沖擊,擋板離頭部滾筒距離需要加長,頭部漏斗也隨之要加大,無形中成本會提高。所以,我們在繪制物料拋料軌跡的基礎上,將調節擋板設計成了弧形,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弧形調節擋板的原理和特點:頭部漏斗采用弧形調節擋板,將物料與擋板的沖擊部分轉變為與擋板的摩擦,從而減小了沖擊力,物料反彈打到滾筒的概率大大降低,不用為減小沖擊力而加大漏斗尺寸,減小了成本,延長了漏斗使用壽命。
物料在調節擋板上滑行一段距離才會落下,擋板與物料的摩擦減緩了物料的速度,這樣降低了對下條膠帶的沖擊。同時,更易判斷出物料落料軌跡,通過調整擋板的角度達到最佳使用效果。
建立物料拋料軌跡方程
?。?)主要設計參數
膠帶運行速度:V=2m/s;滾筒半徑: R=400mm;膠帶厚δ=15mm;
物料粒度dmax=0.2mm;運量Q=1600t/h;堆積密度ρ=2700 kg/m3;動堆積角θ=15°。
?。?)確定物料速度
將以上得出的數值帶入方程組(1)、(2)得出輸送帶表面處物料拋料軌跡方程
物料表面最高處拋料軌跡方程